第71章 诱敌深入
顾琳琅忙摸出火折子,就着芭蕉叶子点了把火。
划破的是已经采摘过的芭蕉杆,那匕首极其锋利,直接将粗壮的杆子划透了,孜孜地渗出些粘稠的液体来,摸着挺恶心,却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
顾琳琅斩下一截,一层一层拨开,露出里面最软的部分,突然就想起了地莲花。
容似曾经跟她提过,几年前在滇境采药的时候,无意中闯入了一处从无人踏足的密林,又找不到方向,足足困了七八日,便是靠着吃地莲花的根茎活了下来,而眼前这芭蕉杆的构造,竟与容似所描述的地莲花十分相似。
顾琳琅抠了一块放在嘴里嚼了嚼,感觉像是在嚼一块混了汁液的淀粉,口感不是特别好,却有一点点似有若无的甘味,要说多美味是不可能的,否则早被南诏本地人开采出来端上餐桌了,印象中这种采摘过后的芭蕉杆子都是用来喂牲畜的,直接用砍刀胡乱剁一剁,怕是也没人有耐心一层一层剥到最后。
不过,以她多年品尝美食的经验,这里面决计是少不了淀粉的,既然是淀粉,便可以作为充饥的口粮!
顾琳琅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举着半截芭蕉杆子一蹦三窜地闯进军营里去寻傅璟宁了。
军营里哪里见过像顾琳琅这样长相甜美又活泼可爱的女孩子,一个个跟见了羊的狼一样,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看的傅璟宁杀人的心都有了:“你来做什么,不是叫你在外面等着?”
“这个这个!”顾琳琅将那芭蕉杆举到傅璟宁面前,“你尝尝?”
“这是什么?”
“芭蕉杆!”顾琳琅兴奋地道,抠出芯的部分凑到傅璟宁嘴边。
傅璟宁还没来得及反应,一旁的莫及先神色古怪地欲言又止:“那个……琳琅姑娘,这个东西,在我们南诏,是用来喂猪的……”
“嘿,一看就是锦衣玉食没吃过苦受过罪的,要知道,人在没东西吃的时候,树皮老鼠都是可以充饥的,”顾琳琅斜了他一眼,“而且你尝尝,这东西还真比你想的要好吃!”说着掰了一块递给莫及。
傅璟宁与沈晏初也取了一些,放在嘴里嚼了嚼,眼睛就亮了起来。
莫及是南诏贵族出身,正如顾琳琅所言,自幼锦衣玉食,就算带兵打仗也没离开过南诏境内,这一嚼,眉头也舒展了几分,抬头向周遭一眼望不到边的芭蕉地看去,就像看到遍地的黄金,不,比看到遍地的黄金还要兴奋几分。
五日后,从两广地区临时征收的唐军及时抵达南诏,加之这几日征南军把着苍山十八个山口,南诏军是一个都没出来,百姓进出的山口依旧如常,人来人往,倒比平时还要热闹几分,霍逊着实得意得忘了形,踌躇满志,满心盘算着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霍逊原本只是靠着杨国忠的关系在长安谋了一个闲职,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此次能被杨国忠相中跟着李宓来征讨南诏,一来是靠着唯其马首是瞻的愚忠,还有一个则是靠着铁塔一般唬人的身躯,往那一站,便足以令人惧上三分,谁知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空壳子,不仅如此,还自以为是,一门心思想着邀功,给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杨国忠本想着军中有李宓操持大局,霍逊再如何蹦跶也翻不起什么浪来,谁知就遇到了傅璟宁与顾琳琅这么一对“黑心”的,直接将李宓给扣了,让他一跃成为征南军真正的掌权者。
终于,这一日接到太和城内传来的消息,城内百姓已经屡次因为抢夺粮食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城北大营的南诏军与被俘的两万唐军也已经饿了足足一日一夜,甚至已经有人无视军纪军法,进城抢起了百姓的粮食。
总之,听得霍逊眉开眼笑,难得用他本就稀松的脑浆想了想:“再等上一夜,明日一大早,便发动最后的进攻,争取一举拿下太和城,早日班师回朝!”
霍逊说到做到,第二日天还未亮,便召集了全部军队,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山口。
洱海腹地的地酷似一个盆状,四周环山,一面临湖,其中坐落着太和城,一旦进入洱海腹地,便像是进入了瓮中的鳖,至于谁捉谁,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在山口后方巡逻的南诏兵是第一个发现异常的,待紧急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半数以上的唐军已经进入了洱海腹地,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惊慌失措的南诏兵除了几个仓皇跑回太和城报信的,其他纷纷上了苍山。
此时的霍逊一门心思盯着太和城这块肥肉,如果能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回头看一看,便能发现那些巡逻的士兵上山的路线十分诡异,呈一种十分均匀的分散状,分别上了十九座山峰,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当然,山上毒虫遍布,又是尚未开采过的密林,便是霍逊看到了,自然也不会因小失大,去跟几个逃跑的巡逻兵较劲。
没过多久,除了几个把守山口的,唐军的大部队尽数抵达了太和城下,而此时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
借着微薄的晨光,霍逊只觉城门楼上影影绰绰,似是有人影在晃动,内心警惕了几分,命大军原地待命,先召来部下前去周围查探一番。
太和城一面靠山,两面环水,唐军不习水性,又不敢轻易上山,唯一的入口便只有这处城门,霍逊揉了揉仰得发酸的脖子,之前并没想到太和城的城墙竟修得如此之高,大门也看起来十分坚固的模样,一时半会倒不知该如何攻进去了。
很快,前来查探的兵卒便折了回来,得出的结果与他无异,四周根本无法攻进去,城内的状况也无从得知,若是那奸细的情报可靠的话,只能赌一把,想法子从城门处硬攻了。
军中不乏头脑灵活的军师,很快便献上了计策。
其一是用木桩直接将城门撞开,其二便是利用抓钩与云梯攀上城墙。
第一个计策简单粗暴,听起来不错,可是足够有力的木桩却是一时半会儿难以寻得,抓钩与云梯倒是行军打仗的必备装备。
霍逊又盯着城门口上的人影看了半晌,来来去去,仿佛就那么几个,心下稍安了些,遂下了号令:“全军准备,翻墙进城!”
一声令下,唐军纷纷取出抓钩与云梯,轻车熟路地固定在城墙上,便一个接一个往上爬,与此同时,弓箭手与盾牌也已就位,箭在弦上,对准城墙上晃动的人头,为攀爬的兵卒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