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救助脱身(第2页)
“到家了。”丹姐说道。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碧蓝大海,四周郁郁葱葱,遍布绿茵茵的草坪和高大的长芒杜英,一座座白色、红色的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这是您家?”冯金吾不无羡慕地说道。
“这是我们家。你要一直呆在这里,直到你被解除监管令。”丹姐边说,边挽起冯金吾的手,一起进入了别墅。在二楼面朝大海的卧室里,冯金吾用全部的柔情,和丹姐达成了鱼水之欢。
很长一段时间,冯金吾都没从这跌宕的人生际遇中清醒过来,他开始以为这是一场梦,然后以为这只是有钱人的一个恶作剧,或者是拍摄一部影视剧自己只是一个不知情的演员,他心中还思念着陈仙琼,想念着瓷城的师父和同学,牵挂着青瓷研究所的工作。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冯金吾浸淫在灯红酒绿的温柔乡中,渐渐习惯了享受美酒佳肴,习惯了和丹姐夜夜温存,习惯了仆人们对他唯唯诺诺。陈仙琼的影子,在他心头也慢慢淡忘……
年底,东方赌城终于结束了300多年的流浪生涯,正式回归祖国怀抱。为庆祝这一盛事,首任特首签署特赦令,对监狱中的人犯进行特赦。冯金吾当然是在特赦之列,但令他喜出望外的,他的难友“熊哥”,也在特赦之列。
冯金吾知道,这其中然有丹姐一份功劳。
当被宣法官宣布特赦令,两人携手走出法庭那森严的大门,在热带明媚的阳光下,冯金吾和熊哥深情相拥,成为了生死契阔的兄弟。
就在千禧年来临之际,丹姐和冯金吾在东方赌城最豪华的酒店,举办了低调而奢华的婚礼。婚礼上冯金吾又一次见识了丹姐的实力:参加婚礼的有不少当地大佬,甚至连经办案件的法官、检察官和监狱长,都应邀参加婚礼,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风云人物,在丹姐面前,却显得谦卑有礼,让冯金吾内心对丹姐又敬重又感激又畏惧,一直持续到现在。
青瓷研究所。于秋峰身着系着围裙,正在工作室里,一边讲解,一边亲手制作釉料。旁边,有几个年轻学徒正拿着笔记本,一边观看,一边记笔记。为首的正是韩馨雨,还有几个是青瓷研究所新近招录的年轻职工。
“越窑与龙泉窑、汝窑和耀州窑等青瓷窑口不一样,瓷坯是不经素烧而直接施釉烧成的,瓷土中的物质与釉料产生反应,生成色彩。因此,釉料的调制对釉色成型是相当重要的,釉灰一定要反复淘洗,确保没有杂质;瓷坯外表面修整要求更加精益求精,确保釉料能牢固粘合。只有这样,瓷器放到密闭匣钵里去柴窑慢慢煅烧,釉料才会发挥神奇化学反应,烧制出如冰如玉的青瓷。”
于秋峰正弯腰演示着,突然口袋里传来一阵手机铃声。于秋峰拿出一看,显示是冯金吾来电。于秋峰直起腰:“你们先按照我说的,将桶里釉料多搅拌几次,然后再用纱布过滤。”
于秋峰走出工作室,接通电话。手机里传来冯金吾的声音:“秋峰,我就在青瓷研究所门口,有急事找你。赶快出来。”
当冯金吾见到从青瓷研究所出来的于秋峰,不由得哑然失笑:只见于秋峰系着围裙,还袖套,围裙、袖套,甚至嘴角、脸颊上沾着斑斑点点的褐黄色泥巴,如同刚入门的学徒。
“我说秋峰啊,你也年过不惑,是研究所总工,配釉、荡釉和吹釉这些具体的事情让下面员工做就行了,何必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于秋峰摇摇头:“师父交代过:一个好的青瓷手艺人,就必须从泥坯成型、釉料配方到烧窑把桩都要无一不精。只有用心用脑用眼用手用脚,经过‘金木水火土’五个环节,一件作品才会承载工匠思想,具有天地灵气。”
“你呀!开口就是师父,闭口就是师父,什么时候自己做回主?”冯金吾感到既心疼又无奈,“上车吧,正好和你说点有关师父的事情。”
于秋峰摘下袖套,脱下围裙,小心地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冯金吾发动的奥迪A6,到了郊外僻静处,冯金吾停车,打开后厢,下车将一个敞口纸盒郑重交在于秋峰手中:“物归原主。”
于秋峰一看,顿时愣住了--
纸盒里,赫然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梅子青和合富贵坛和师父常用的哥窑茶具!
于秋峰难掩内心激动:“金吾,你真的找回来了?”
“是丹姐找回来的。”冯金吾加重了语气说道,“这两件东西已经被偷运出境了,被丹姐的手下截获了。她知道你很着急,就专门送过来了。”
于秋峰急忙说道:“那我现在去好好谢谢丹姐。”
于秋峰苦笑一下:“谢就不必了。只是,你们以后,别对丹姐抱那么多成见就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