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四人来到山上,沿着林间的小路往前行。时值仲春,林间的山花早已烂漫,有的甚至已经凋谢,映入眼帘是无边的绿色。面对这样盎然的春色,他们四个人自然都无心欣赏,只是匆匆地走着。
那阴阳先生拿着罗盘,一边走一边看,仔细地探寻着。这找阴宅,第一要勘龙脉,必须顺着山势走,曲曲折折地。作为吃这碗饭的人,他对这山里的情形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找一块地其实很容易。不过,干他们这一行的,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规矩,既不能寻真地,也不能害人。寻到真的风水宝地,会折自己的阳寿和福气;有意害人也有损阴德,贻害于子孙。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世间那些真正得到风水宝地的人,都是得益于自己的机缘,得益于自己的造化,更得益于祖先的阴德。况且天道循环,即便得了地,也只能管个一代两代的。
正是因为这些,那阴阳先生才有点为难。走了很长的时间,他甚至也感觉有点累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他停下来,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拿出罗盘定了一下方位,这才笑着对杨二叔和杨五儿说:“二爷,老五,依我看就是这里吧!”
杨二叔和管家年纪大了,杨五儿很少上山,都已经累得够呛。他们听见那阴阳先生说找到了,都顿时觉得轻松了。那阴阳先生就是杨家山的,论辈分是和杨五儿平辈的,以兄弟相称。因为年纪大一些,家族中排行老三,所以称五儿为“老五”。那管家也姓杨,比五儿还低一辈,但依仗着杨贵仁的信任,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他用手擦了一把汗,然后甩了甩手上的汗说:“三叔,你可要看仔细了,这可是大事,马虎不得!”
那阴阳先生笑着说:“大管家,三爷在的时候,对我们也多有照顾,我怎么敢大意?你放心,这块地呀,算是不错的!”
他指着后面的山势说:“你看,这山来龙长远,到这里以后又猛然一个停顿,成了一个三面环绕之势。”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又指着前面说:“你再看这前面的水,顺着这山势一路下来,在这前面转了一道弯,曲曲折折地去了,看不见头尾。”
他又望着对面的山说:“你看那对面的山,不管是左砂还是右砂,不高也不低,应该是不错的!”
说完之后,他又看着罗盘说:“再说这山向吧,亥山巳向,坐西北朝东南,也算吉利!”
这四个人当中,就数杨二叔辈分最高,又常年替别人理事,见多识广,很有一些威望。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就对五儿说道:“五儿,我看这里还行,你觉得呢?”
五儿年轻,对这些事又不太懂得,再加上这几年又不受杨贵仁待见,不免有些谨慎,只好说道:“只要三哥觉得好,我没什么说的!”
杨二叔听五儿这么一说,就对管家说道:“我看就选在这里吧!”
管家对这些事也不大懂得,见这些人都同意了,也只好说道:“既然二太爷已经发话了,我自然没说的了!”
阴阳先生见他们都同意了,就开始用罗盘定方位,四面拉好线后,又让五儿大致地看了一下,就最终确定下来。忙活了一阵,最终定下来之后,几个人就往山下走。
回到家里已经接近中午,到了吃饭的时候。近处的亲戚得到了消息,已经陆陆续续地来了。按照礼节,都是先来探望的。有的来了以后就走了,有的在这里吃午饭。来来往往,出出进进的,总是不间断。
吃了午饭,五儿就穿上孝服,呆在床前守丧,哪里都不能去。杨二叔和阴阳先生就在一起合计着,忙着安排接下来的事情。管家当然也没闲着,屋里屋外的忙着,一会儿吩咐这个,一会儿又吩咐那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