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丝路小说网 >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 清朝儒家理论的演进与“复古” 补

清朝儒家理论的演进与“复古” 补(第2页)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阮元总结历史,认为中国的算学,发展两千多年,历经改革七十多次,才有现在的局面,这个不断学习和改革的传统不能放弃。如果士人都有“向慕之心”,学习书里的中外先贤,那早晚会有造诣在西人之上的学者出现,完成这个最大的目标。

    所以,阮元在介绍西洋数学家的时候,像精分了一样,一边把人家的成果罗列出来,对有价值之处详加介绍,让大家学习;一边还要时不时说风凉话,并且强调这些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

    不过这种别扭的感觉,与其说是对抗和抵制西学,不如说是传统士大夫在说服自己,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实用主义。到再后来,西洋学术越来越发达,这种论述也就逐渐消失了。

    *

    这里顺便提一句,虽然从断代上、从民族上,今人倾向于把明清看的泾渭分明,但在经济、文化、科技这些领域,“断代”反而更像是在明朝前期。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才是一个整体。

    这个系列里,我之前列举了一堆各方面的例子,频繁出现“明中后期”、“明末”这类话,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当今互联网上,讨论的大环境,是把明清对立起来,我个人想法,这个应该主要是今人的情感需求。

    本朝官学的底色,继承的是五四以来的传统,是一个“对外学习型”的体系。而这个模型也是外来的,它对中国文明的评判,其实就是黑格尔概括的那套说法。实际上,这些才是当今的显学,不止是国内民间的显学,同时也是官方的显学。

    这个结论的衍生品,随处都可以看到。我刚写这本书的时候,就经常能看到“中国一直落后世界”、“儒家耽误中国几千年”这种话了。

    但是,对本朝官学来说,同样有一个“打天下”和“坐天下”的问题。

    在攻击、破坏原本的理论体系时,全盘否//定中国文明的先进性,同时声称它没有进步可能,能够确保被说服者完全地抛弃它,是个效果很好的工具。

    然而“坐天下”是个建立新体系的过程,比“打天下”更复杂。“打天下”是个“矫枉”的过程,而矫枉必须也肯定会过正。但“坐天下”就不能继续过正下去了,需要进行适当的回潮和调整。到这个时候,还在继续全盘否//定的话,会导致文明认同的瓦解和凝聚力的崩溃,这肯定是不行的。

    当然,之前的理念,也不能随便抛弃,否则“学习国外”的合法性就没了。所以,就得打补丁,糅合起来。既要肯定古代文明的贡献,又要强调近代的落后性,两边都得顾及才行。

    其结果就是我们教科书上看到的,一方面宣传古代文明的发达,一方面强调近代的落后。然而这种折中很生硬,因为这种唐突落后,需要一个解释。

    解释的方式,就是最简单的找替罪羊,比如宣布儒家思想的束缚导致了发展能力的丧失,或者清朝的统治导致了各方面的退化。这种“我们本来是好的,都是xxx祸害了大家”的解释,胜在浅显易懂。而且负责背锅的,都是些本来就一身毛病的、和本朝对立的存在,所以副作用也可以接受。

    但这个解释实际上非常的“强行”,稍微更深入些,就不够用了。现实中很多人也完全不信这个理论,很多“教科书盲目推崇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就落后西方”的说法,就是这个环境里产生的。民间十分流行(其实一些官方场合也流行……)的论点,比如攻击四大发明,攻击文明古国说法,都是这一套的衍生。

    不过之前科普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能看出来,所谓“专制几千年,停滞无变化”,实际上错的离谱。“古代一直很强大,明清突然衰落”也并不见得正确。

    中国古代的文明水平,不管是科技,还是社会组织方式,还是别的方面,都是在波折中发展的。有时候会遇到暂时的退步,有时会在某个方面遇到严重打击,但整体的发展,依然是稳健且强劲的。

    我们可以继续用周期律的说法来理解。中原文明的各个王朝可以看做短周期,前后一两个连续王朝形成中周期,一千到两千年的一次整体性变化,可以看做长周期。(这几个周期不一定和朝代严格对应,比如北宋和晚唐到五代,更像是一个中周期。金宋并立期——元——明初又是另一个)

    在每个中周期,都是起步——快速发展——稍有回落,然后进入下一个周期。大多数情况下,下一个周期的发展速度,都比之前要更快。明朝中期到清朝后期的发展,就符合这种经典的中周期的特性。

    如果单看中国自己,做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纵向参考,那明清时期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是在加速发展。

    而且中国其实没有“黑暗时代”(按现代的研究,欧洲的黑暗时代也被近代学者夸大了很多),每个周期,和之前的周期相比,无论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是越来越快的。

    在工业化之前,明清和西洋的差距主要是军事和科技。但军事的差距并不是个特殊的问题,因为中原王朝军事落后其实很常见……

    科技方面也是如此,一些领域的科技落后也早就不新鲜了,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比如我们刚才说的天文历算,在唐朝中后期,太史、钦天监等部门,就长期被迦叶氏、瞿昙氏、拘摩罗氏等天竺人掌管,时间长达一百多年。

    这种事情古人其实不怎么在乎,真需要的时候,学起来也很快。无非就是现在印度没什么实力,所以大家都喜欢炒作“西方科技从古代就天下第一”,而没人炒作“印度科技从古代就天下第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瘸子都被我忽悠的站起来了 总裁的律政俏佳人 夫人有恙 久婚成殇 乔薇姬冥修 我给女神当赘婿林阳苏颜txt阅读 木叶:这个佐助不太冷 济世神医 她又见鬼了 穿成年代文里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