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熙熙攘攘的开封府城内,铜锣巷子里,赵未背着背包在一家包子铺门前打包了五个大肉包子,又往前在隔壁的大饼摊上打包了两张发面饼用草纸包起来放进背包,天气眼瞅着越来越暖,身上的衣服也越来越薄,出门换洗的衣物不需多带,所以背包里有的是空间来塞下路上要吃的干粮。
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赵未往城北的马市方向走去,心里寻思着是骑马呢还是骑龙呢?
似是感应到她心中所想,其挂在腰间掌心大小的圆形龙凤白玉不时泛起光泽,在这皇家御赐的龙凤玉佩的龙纹之上,小龙王附身在此,掩人耳目,不露行踪。
拐出巷口,对面张记驴肉馆的招牌十分醒目,门口旁还拴着一头小毛驴在啃草。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都是一等一的美味,龙肉她不敢吃,驴肉还是很喜欢的
进的店内,赵未张口说道“老板,给我来三斤咸驴肉。”
“好嘞,姑娘您稍等。”围着围裙的中年掌柜亲自操刀,过秤,分毫不差,用油纸包好了一手交货一手收钱,都是明码标价“姑娘您拿好咯。”
驴肉放进背包,赵未付完钱离开,哪知在经过门口拴着的小毛驴时被这牲口咬住了袖子。
“哎哎哎,你别咬人啊,松口,松口。”赵未前行不得也挣脱不开,她不敢太用力,生怕自个好好的衣服被扯坏了。
看到毛驴咬人,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围观。
听到门口的动静,张记掌柜的扔下割肉刀在案板上,迅速跑出来就看到早上刚买回的驴子闯祸了,当即三步并两步跑过去用腋下卡住驴头徒手掰开驴嘴把赵未的袖子给解救了出来。
赵未看着袖子上沾满驴子口水的印记欲哭无泪,回家换件衣服不是,不换也不是。
张记掌柜的拍打的驴头咒骂“教你闯祸,教你闯祸,老子现在就宰了你。”转身又给赵未笑赔不是“对不住,姑娘,实在对不住,您别跟牲口一般见识。”
“我不跟你一般见识。”赵未抖抖衣袖,自认倒霉,衣服脏了就自己洗洗,讹人的事她做不出来,只好动嘴皮子出气。
果然,围观的群众噗嗤噗嗤都哈哈捧腹大笑,张记掌柜的由于理亏,被众人嘲笑尴尬的面红耳赤也不生气,端的是好脾气。
赵未这辈子没欺负过好脾气的老实人,看到掌柜的这怂怂的样子竟无端生出自己成了恶人的感觉,摇摇头,干脆走人
不料,刚迈出一步,身后的背包又被驴给咬住了
赵未扭身拉住背包,竟意外看到小毛驴望着她留下两行清泪,死不松嘴朝她点头。
你说你一个马上要上餐桌的驴子,你哭个什么鬼啊?在围观群众的一片哄笑中,赵未莫名的心中一软,道“掌柜的,你家驴子欺人太甚,本姑娘要买了它回家亲自炮制,你说个价。”
掌柜的方才就看到这姑娘腰带上挂着的玉佩了,那可是龙凤啊,普通人谁敢戴这个,自己的驴子咬了贵人,自己能不被连累就是好的,哪里还敢要银子,双手齐摆推说道“不要银子,不要银子,姑娘尽管把这畜生牵走就是。”
“我又不是恶霸,哪里能白要你的驴,你几两银子买的就几两银子卖给我。”赵未决定,这次西北远行就骑它了。
掌柜的几番推脱不掉,最后以进价十两银子的价格将毛驴转卖给她。
得,连马鞍子的银钱都省了。
赵未顺路买了张毯子折叠起来搭在驴背上,双腿并拢横坐骑着毛驴就此出了开封府城门。
赵未前脚出城,展昭后脚回到家中,发现家中大门紧锁,只好从怀中取出钥匙开门,不大的小院里收拾的干净整洁,只留东墙根下一排土蘑菇未铲,水井前,枝叶繁茂的葡萄架子开春后疯了一样爬到屋顶,遮住了可以照进东卧的暖阳。
若不是没有玻璃,窗户上退而求其次贴了窗纸,影响了采光效果,主人会更满意。
打开房门在房间里转了一圈,目光所及之处打扫的一尘不染,唯有人不知去向,展昭心中郁闷,不经意间发现客厅的圆桌上压了纸条,纸条上歪七扭八的写着四个大字,西北寻人。
本想回来跟她辞行,不曾想她竟先行一步。
连提前打个招呼都没有,是我不把你当妻子,还是你没把我当丈夫?
展昭将纸条攥在手心里紧紧握住拳头,大宋境内虽然是太平盛世,可宵小之辈也时有出没,她一个不会武功的弱女子,万一途中遭遇歹人该当如何?
展昭心情矛盾,是留在包大人身边听候差遣还是该不顾一切去追上她,护她周全?
身为侍卫,他自当尽忠职守,身为丈夫,他分身乏术,无法信守承诺,这让他的心肝肺都纠结到一起了。
包钦差出行在即,展昭没有多余的时间伤感,回到东卧收拾了两件衣服在包袱里,背在肩上关门落锁。
临行前,展昭半蹲在井口边,他不知道龙王是否还在,总要交代两句才放心“龙王,展某即将追随包大人远赴西北,家中一切,有劳你多照看,告辞。”
随着大门一声紧闭,小院内五行阵法隐现,从井口内爬出一只举着两个大钳子的龙虾发出阵阵咔哒咔哒的绞杀声。
包拯身为钦差,代天巡视全国各地,钦差的仪仗队就跟了三十号人,还不算轿夫和侍卫,出得城门,公孙策当众卜了一卦“大人,西方宜行。”
包拯坐在轿中嗯了一声,随后有人喊起轿,立刻有人鸣锣开鼓,执丈随行,张龙赵虎王朝马汉骑着高头大马在前方开路。
马蹄声哒哒,展昭驾马及时赶上,跟包大人告罪一声后,随行在侧。
赶了半天的路,天黑后一行人投宿驿馆,人吃马嚼虽说都有途径地方官负责,可这么多人到底劳民伤财,是以第二天,包拯就把无用之人都打发回去了。
又走了两日,每天几十里路,路过大小村庄十几个竟无一人喊冤,考虑到许是靠近京城吏治清明,百姓富足,无冤可伸也属正常。
一直走到百里后,行程路线逐渐向北偏移,在西京洛阳以北的黄河对岸一个叫坡子岭镇李家村的地方终于有老百姓拦轿喊冤。
包拯接了一张纸上只写了一个冤字的状纸,就地审案,闻讯而来的老百姓个个怀着激动的心情把钦差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是包大人,真的是包大人。”围观百姓一
“真的是包青天来了,真是太好了。”围观百姓二
“听说包大人的脸是黑的,一看果然是,准没错的,这回李良家的有救了。”围观百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