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夫子是老师!是老师!是老师!默念三遍,宋红韵很快调整好心态。
其实,今天风和日丽,他们又在桃花树下弹琴,每一口呼吸都好像是又暖又香,让人心情愉悦,是弹琴的好时刻。
有人说,弹琴写字都讲究心静,不一定要沐浴焚香后才能坐在琴前,但一定心如止水,又或是真的有感情要抒发。那时的琴声才够动人,才能感人。
她都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更在于心境和自然。
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
今日,她弹琴弹这个曲子。此时此刻,更多的是因此景和心境一一契合。这曲子,是弹给她自己听的。
终于......弹奏。
“《高山流水》?”
在听见熟悉的前奏时,秦夫子不免在心中讶异一番。他是爱琴之人,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自然通晓。他也极其喜欢这个知音不再,摔琴不再弹琴的动人故事。
甚至秦夫子自认现在还未有一个真正懂自己的知音之人,现在的人都太过功利,弹琴为了权为了财,为了能出人头地,却极少有人真正钻进这琴中。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个故事这么受人追捧,也是这样的事实在是太少太少。
可就算是再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首《高山流水》,秦夫子也不免觉着这个他还挺好的学子太高傲了。
《高山流水》,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弹的,不是它的技巧有多难,而是它的意境要求太高,极少人能真正弹出其中的含义。
如是其他琴曲,秦夫子可能还会更看宋红韵的技巧,但这首,秦夫子首先着重的便是意境之上!
要想打动秦夫子,可谓是难上加难。如果宋红韵有其他心思的话......
宋红韵知道,她知道古琴难以打动一个人,更别说是《高山流水》这样的曲子。
古琴不似古筝,又或是琵琶。古筝的声音大,十分的动听,在人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要想要用古筝来醉人是再好不过的乐器。
所以自古以来多是女子练一练,好在茶楼甚至是青楼去卖艺,极少极少的,像花魁那样自小学习的才会是弹古琴的。
因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最重要的是,这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而已。
如果真的要论古琴和古筝之间的区别,古筝是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
所以,古琴的知音总是可遇不可求。
但,那又怎样呢?这首,是宋红韵弹给自己的。哪怕她的确有其他心思,这首,依旧是送给自己。
很快,秦夫子感觉到不对,就在他面前,这个最多十三四的孩子,此刻弹琴,竟已经进入到一种状态。
是他曾在他师父身上看见过几次,而他自己也曾无意中有过一次的状态。
天人合一!这个宋清松不再是弹琴!他已经和琴融为了一体!这个琴声,是他自己在说话!
渐渐,秦夫子的眼神有了变化,他仿若看见一座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那么高大,那么雄壮,在它面前,所有都那么渺小!可在这一刻,他的心境又是那么大的!好像一切都不重要了,他眼中,心中,只有这座大山!
但慢慢的,琴声变了,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哗啦一下,从面前,不,是从他心中流过!冲刷去他所有的怀才不遇,所有的忿忿不平,所有的狭隘,所有的自私!
这一刻,他仿若重生了!
秦夫子是痴琴之人,所以很快进入状态,渐渐跟着宋红韵的琴声,沉醉其中。至于其他学子,都刚入门不久,宫商角徵羽是弄懂了,简单的曲子也会那么一些,可真论懂琴,连门都没入。
可再如何,他们也是能分辨一首曲是好是坏,知晓这曲弹得是难听还是好听。
很快,原本练琴的学子都被宋红韵的琴声给吸引而慢慢停下,最后一片平静,这一片只剩下宋红韵那《高山流水》。
目光也全都投向了宋红韵,已经进入状态,丝毫不知外界发生了什么的宋红韵。
只是在这群只是单纯觉着这《高山流水》弹得十分不错,弹得很好听,并没有深入了解的学子中。
有一个人,他的目光是和秦夫子类似的,带有沉醉,还有......欣赏。
“咚......”曲终。
宋红韵慢慢吐了一口气,然后收回了手,再看向了秦夫子,还未转换过心情的秦夫子。
咦......为毛秦夫子以一种痴醉的样子看着她,她现在就一青瓜蛋子,不会这么出格,对她有什么想法吧?!
脑洞极大的宋红韵很快又发现周遭的学子都看向她,特别是她身旁的人,柳延茗。
在他极快掩下情绪前,她感觉到一道灼热,烫得她灵魂似乎都颤抖了一下。
“秦夫子......”这太娘的压抑了,宋红韵硬着头皮喊了秦夫子一声。
“啊?”秦夫子被打破了“高山流水”的幻境。
见学子们都望着自己,倒没有一丝尴尬,而是十分热切的看着宋红韵。
他想要说什么,但说之前,他还是先清了清嗓子,让莫名都停下的学子继续练习,一会儿下课前他要检查,跟现代老师威胁学生的套路倒是一毛一样的。
学子们连忙下手,可再弹起来,总觉着哪里不对,忒,忒,忒TM难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