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麦子晒干收拾干净装仓完毕,桃三爷笑眯眯的跟家人宣布,今年虽然天旱,麦子跟去年比并没有减产。这也归功于麦苗返青拔节和灌浆的时候,补足了水分,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没有什么能比庄稼人收获粮食更令人高兴的事。 藿香饼和韭菜饼做法一样,只是多了一味藿香。 白面擀成桌子一样大的面皮,摸上油,撒上韭菜末、腊肉丁、蒜末和盐,还有最重要的藿香叶碎末,在把大面皮卷好、切段、收口、压成圆饼,小火慢慢炕熟。 李氏端着一簸箕藿香饼到前院,院坝中间摆着两条长板凳,李氏把簸箕放在长板凳上。桃三爷站在旁边,朝着藿香饼念念叨叨,庄稼人哪怕付出再多的辛劳和汗水,仍然感激老天赐予的收成,仍然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在享用新产的粮食前,要先献给老天享用。 饭桌上,一家人满足的吃着辛劳换来的粮食。白面做的藿香饼很好吃,藿香独特的味道融合着腊肉汁比韭菜饼还要美味。 “爹,咱们先把红薯垄刨好,等着雨水来了就栽红薯秧子。”长富道。 长贵说:“大不了,我和大哥挑水灌,也要把红薯栽上。” “先吃饭吧!说这些影响胃口的干啥?”李氏朝着桃三爷道。 午饭后,一家人都在家歇着,农忙了快一个月,这几天闲下来,都在家好好休整。 “三嫂子纳鞋底呢!吃了吗?”大秦氏乐呵呵的走进院子。 “吃了,新麦子出来了,中午祭天做了顿白面饼子。”李氏纳着鞋底回到。 刘氏正在给鞋面子绣花,抬头笑道:“五婶,妞妞跟小子们在屋里藏猫猫玩呢!” “哟,妞妞这丫头还真说中啦!”李氏也乐呵道,“这是喜事啊!” 见大秦氏递过来的小包,刘氏客气的推拒:“五婶,只是这礼咱可不能收,长方媳妇有喜了,那也是她的福分到了,妞妞那小不丁的人,当初也是童言童趣的瞎说罢了,哪能为了这个收礼啊!” 刘氏再三道谢,才收下。 “可不是,上个月你给的泡萝卜,酸酸脆脆她挺爱吃,咱也没注意,农忙期间看她精神不好,让她歇着也不肯,要不是吐了,我还真没想到这一茬。”大秦氏激动的说着,“我一问葵水,才知道一个月没来了。哎哟喂!把我乐的哟,赶紧通知我那娘家嫂子。我那嫂子问了情况又大老远去找那老中医,开了几副安胎的药。” “那神医说了体寒也不易受孕,真是药对了症,感谢老天爷!”大秦氏感激的拜了拜。 “那是肯定的,谢礼托我娘家嫂子已经带去了。”大秦氏眼神掩不住的笑意,“今年,咱家可算是双喜临门,大儿媳妇有了身孕,二儿子也定了日子,到时候少不得你们婆媳几个帮帮忙!” “冯家村冯老四的大闺女冯春花,跟咱村就隔个山头,那闺女是个好的,人老实又勤快,模样也不错”大秦氏说道。 “我也去冯家村打听过,是个好闺女,两家相看的时候,两孩子也乐意。咱这当娘的,也想给孩子找个心里乐意的,这日子才能过到一起去。”大秦氏笑着说。 “本来定在腊月里迎娶的,谁想到冯老四家大儿子也说了门好亲事,也定在腊月里,冯家就跟咱家商量了,两孩子都赶在腊月忙不过来,想把嫁闺女的日子提前,办完闺女的婚事再筹备儿子的。这不,定在十月初八了,正好不忙了,而且气温也低,宰猪杀鸡不怕坏!”大秦氏说道。 大秦氏满意的笑道:“互换了庚帖,两孩子八字相合,特意选了这个吉日。” “三嫂子,说实话,我看着你这一屋孙子孙女真是羡慕的紧啊!到如今我也圆满啦!最近乐的我和老头子天天睡不着觉,恨不得马上就能抱上大孙子!”大秦氏眼睛红了起来,她掏出帕子边抹眼泪边说道:“你看我这不争气的眼睛,被人说长道短的时候,硬是不出一滴泪,现在正经该高兴的时候,它偏偏不争气。” “我那大儿媳妇从小跟长方感情好,表哥表哥喊的亲,当初也是看两孩子都乐意,就成全了。咱长方对媳妇那可是真是贴心贴肝的,如今长方媳妇也有孕了,我这当娘的也放心了!”大秦氏说道。 大秦氏点点头,想起锅里还炖着鸡呢,赶紧起身道:“三嫂子,我得赶紧回去了,锅里还炖着鸡呢,给儿媳妇补身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