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宫廷政变(第2页)
如果诸葛恪不要这么胡闹,吴蜀两国的联盟怕是会更加紧密。原因很简单:东吴的二号人物是诸葛恪,而在蜀汉,诸葛恪的亲戚们也都手掌大权。
诸葛恪被害时官至太傅;无巧不成书的是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也是太傅。诸葛恪任命了自己的心腹接掌禁军,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最后还是在皇宫之内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刺杀。这就很奇怪了!
P民我分析来分析去,大概只有下列三种解释:
一、 诸葛恪的心腹对皇城控制不严,给了孙峻和滕胤可乘之机。
二、 孙峻和滕胤着实狡猾,钻了个大空子。
三、 上述两种原因都有。
诸葛恪也不是完全没有防范。当他兵败居家时就一直心神恍惚,估计是预感到前途不妙。赴宴途中见到“凶兆”也会心中泛起嘀咕,在咨询了心腹张约后准备返家,然而却被孙峻和滕胤劝了回去。在宴席上天子向诸葛恪敬酒,诸葛恪怀疑是毒酒没敢喝,而是喝了自家的药酒。但这都是小聪明,最终“聪明外露”的诸葛恪还是为此丢了性命!
孙峻将诸葛恪全家处死,似乎有些过于残忍。诸葛恪自然是要死的,但他的家眷没有过错呀!当然了在中国古代是搞“株连制”的,但孙峻这么做还是过于血腥;此人杀人立威,很快就成为了第二个诸葛恪,为后来的血光之灾埋下了伏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