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桓温上表 朝野忧惧(第2页)
而河南是什么地方,那里现在正是战乱频发之地,若是依桓温之言,迁都洛阳,那首先要面对的便是燕国的近百万虎视眈眈的雄兵,而与此同时还要提防着关中的秦国,这不是舍安而就危吗!
不仅如此,洛阳久经战乱,若要重新修缮,必然又耗费巨大,这经费从何而来。而且就算修缮之后,还要时刻担心受到敌国窥视,谁会愿意做这样的事呢!
群臣心里虽然都不赞同桓温之议,但却没有人敢开口说话,因为桓温现在几乎掌握着天下所有的兵权,权势正是滔天之时,谁敢在这个时候做出头鸟,冒犯桓温。
司马丕见状,不禁有些心凉,但还是说道:“众爱卿对此有何建议,不妨直说。”
司马丕本以为在这样的暗示下,会有人应声开口,但是司马丕再一次失望了,众人依旧是沉默不言,整个大殿上的气氛显得十分尴尬。
司马丕怒道:“难道诺大个朝堂,竟没一人敢出声言事吗?”
这时一人小声私语道:“这事谁敢轻易放言。”
司马丕见那人情状,以为他有话要说,说道:“众爱卿不要有所顾虑,有话尽管放心说出来。”
在司马丕再次催促下,群臣终于开口了,说道:“臣等愚钝,不知可否,请陛下圣心独裁。”
等了半天,等来的却是这样的回答,让司马丕怎能不感到失望。
司马丕已经不知道再说些什么了,他感觉到一个桓温就已经让整个朝廷震慑其威,不敢对其有丝毫反对。
而他这个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要看人脸色的傀儡。
司马丕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心想若是同意了桓温北迁,那他就再也没有丝毫顾虑,极有可能借此作出令人不敢想像之事。
司马丕终于再也忍不住,甩手而去,不愿呆在这个地方。
群臣见司马丕离去,心中不禁愕然,他们从没有见到过司马丕如此气急败坏的样子。
这时只听刚才念桓温之表的宦官道:“众位大人,陛下已走,便各自散朝归去吧。”
话音一落,那宦官也转身追着司马丕而去,留着一殿大臣。
没一会儿,众大臣也离席而起,转身出殿而去。大臣们出殿后,三五成群的议论着什么。
只听:“陛下今日突发大火,我等恐怕是令陛下伤心了。”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桓温上迁都之表,肯定是早已谋划好了。谁敢在这时反驳,惹怒了他。”
“也是,如今桓温手握实权,咱们可得罪不起,宁愿让陛下受点委屈,也要保住这官位啊。”
“可是若是从了桓温之议,迁都洛阳,更是岌岌可危啊。”
“唉,如今身处两难之境,还是先把目前的难关度过再说,至于以后的事,首先要替咱们考虑的,便是桓温了。”
“可是自迁至江左之后,几十余年,人情风物,早已深入众心,一旦迁都,可又要重新经营,恐终非易事。”
“就算如此,桓温若想要迁都,谁又能挡得住呢!”
“真希望有人能够拦住桓温。”
此次朝会之后,群臣议论纷纷,多是对桓温想要迁都洛阳表示忧惧万分,但是却还是无人敢出言上谏。
终于有一个人再也忍不住了,他要向司马丕进言。这人便是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孙绰,曾经因作《遂初赋》而闻名。
孙绰上疏道:“昔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今自丧乱已来,六十馀年,河、洛丘墟,函夏萧条。
士民播流江表,已经数世,存者老子长孙,亡者丘陇成行,虽北风之思感其素心,目前之哀实为交切。
若迁都旋轸之日,中兴五陵,即复缅成遐域。秦山之安,既难以理保,烝烝之思,岂不缠于圣心哉!
温今此举,诚欲大览始终,为国远图;而百姓震骇,同怀危惧,岂不以反旧之乐赊,而趋死之忧促哉!
何者?植根江外,数十年矣,一朝顿欲拔之,驱踧于穷荒之地。提挈万里,逾险浮深,离坟墓,弃生业,田宅不可复售,舟车无从而得。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将顿仆道涂,飘溺江川,仅有达者。
此仁者所宜哀矜,国家所宜深虑也!臣之愚计,以为且宜遣将帅有威名、资实者,先镇洛阳,扫平梁、许,清壹河南。
运漕之路既通,开垦之积已丰,豺狼远窜,中夏小康,然后可徐议迁徙耳。奈何舍百胜之长理,举天下而一掷哉!”
司马丕览疏之后,顿时开怀大笑,终于有人敢直言进谏,反对桓温了。虽然时间来得慢了一点,但总算还是有了,这仍然让孤立无援的司马丕有些高兴。
然而就在司马丕高兴之时,禁中的一名宦官趁司马丕不备,将孙绰所上奏疏给誊抄了一份,偷偷藏进了袖中。
几日后,桓温的书桌之上,放着一张满是折痕的纸张,而桓温的脸色也似乎因为这一张纸而变得十分难看。
这正是孙绰上书司马丕的奏疏,桓温今日刚刚看到,他见孙绰将迁都之弊列举了出来,简直将他迁都之议贬得一无是处。而在奏疏的最后,还向桓温提出孙绰所认为之万全之策。叫桓温如何能不动怒。
桓温拍桌怒道:“回去致意孙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而知学人管家国事邪!”
这话明显是桓温大怒之语,那传信之人身份卑微,如何敢真的将这话传给孙绰听。
孙绰上书,虽然让司马丕感到十分高兴,但朝野忧惧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善,而司马丕也决不能就这样向桓温妥协,于是准备派遣侍中劝桓温放弃迁都的想法。
扬州刺史王述闻讯后,急忙入朝言事道:“温欲以虚声威朝廷耳,非事实也;但从之,自无所至。”
司马丕几经考虑,最终下诏道:“在昔丧乱,忽涉五纪,戎锹肆暴,继袭凶迹,眷言西顾,慨叹盈怀。
知欲躬帅三军,荡涤氛秽,廓清中畿,光复旧京,非夫外身徇国,孰能若此?诸所处分,委之高算。但河洛丘墟,所营有广,经始之勤,致劳怀也。”♂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