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埋伏!
这是梅罗耶维奇上尉的本能反应。
完全陌生的苞米地里视线严重受限,说不清还会有多少危险,他便冲出苞米地,来到视线良好的铁路路基上。
站在路基上,视线便开阔到能看清周围,他的那些没有中招的士兵们跟着他来到了路基上后,他们便再次冲向图叶哈尼大桥。
然而还没冲出去多长时间,一发发和刚才一样的重型炮弹就呼啸而至,落在他们前进的路线周围。波军又一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距离炮弹落点30公尺内的人都非死即伤。
波军立刻分散隐蔽,等待炮击过去。
不到二十秒,炮击果然停了下来,波军分成了四个小组,分别顺着路基两侧的苞米地边缘摸索前进。
梅罗耶维奇上尉知道,附近一定有德军的炮兵观察组,他本想解决掉德军观察组。但一想,对方要么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自己贸然进去会很被动;要么会与自己保持距离,很难抓住对方。于是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的想法是隐蔽在铁路路基下、苞米地的边缘,以铁路和密密丛丛的玉米杆做掩护,隐蔽前进到桥头附近,再杀对方个措手不及。
但是前进了近一公里后,所有人都发现前方冒起了滚滚黑烟。
再一看,远处的苞米地里燃起了熊熊大火。
这是德国人干的。
哈得罗上士看破了这些波兰人的伎俩,于是他命人取来一点汽油,浇在玉米杆上,然后纵火焚烧。
为了不烧到自己人,在纵火前,德军还在阵地周围伐出了一道四五米宽的隔离带。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玉米还没有灌浆,就算砍下来也完全没法吃,所以就被随意地丢弃在一边了。
见势不妙,波兰人旋即向北撤退,以避过正在缓慢向这里延伸的大火,然后迂回向北桥的桥头隐蔽前进。
等到这些波兰人行到桥头,才发现北桥没有守军,于是梅罗耶维奇上尉决定先在北桥下安装炸药,然后顺着河沟摸到德军的背后,给德国佬来个出其不意。
安装爆破装置倒是比较顺利,但是波兰人在钻河沟的时候不小心被德军一名哨兵发现。
德军先前因为纵火的原因,认为波兰人一定已经撤退,稍稍放松了警惕性。但此时犹如神兵天降的波兰人让他们吓了一跳,待反应过来后,他们立刻就用手榴弹和子弾对着波兰人招呼过去。
波兰人这才发现,对面的德军似乎并不多,不由得胆子大了起来。
他们同样用手榴弹还以颜色,另有一部分士兵摸到了南桥南侧,趁德军注意力集中在北侧时突然窜出,意图夺取德军阵地。
其中一挺捷克式开火了。
在这种与脸对脸几乎无异的极近距离下,双方的命中率高得可怕。但是德军始终凭着机枪的高射速占据着交换比的绝对优势,又是居高临下,自然打得波兰人抬不起头来。
可德军的兵力单薄,经不起消耗,在波军和德军的这种极近距离的阵地交火中,德军并不占优。
不得已,哈得罗上士呼叫了瓦尔特中士,让他从本就单薄的西侧再抽出五名士兵,带些手榴弹前来支援。
短短一分钟,五名士兵就弓着腰到了这里。
他们悄悄从大桥的桁梁间往下扔手榴弹,炸死了几名毫无防备的波军士兵。
但随后,波兰人就迅速远离大桥,并且朝着桥上偷袭他们的德军士兵射击。这五名士兵只能躲在竖梁的后面,小心自己不被波兰人的子弾击中。
阵地上的德军趁机掩护桥上的战友们转移。
哈得罗上士再次急电师部,询问什么时候才能派援兵来支援他们。
师部仍然回答他,现在无能为力。
哈得罗上士心急如焚,他的部队虽然损失并不大,每一次损失都可能是致命的。